•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大数据时代未来银行发展模式探索

    丁杰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5-08-27 16:21:51 大数据 未来银行 征文选登
    丁杰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5-08-27 16:21:51

    核心提示

      2015年6月-9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近70家银行发起“2015未来银行”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岚山农村商业银行黄墩支行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的全部数据中,有90%以上是仅仅在过去两年内产生的,并仍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和电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中,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数据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在激烈的互联网竞争环境中,中国银行业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在建设“大数据”平台以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上倍感压力,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提高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已成为商业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银行脱媒现状的的关键,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银行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美政府公布的大数据(BigData)研发计划是时隔近20年来美国政府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重大科技发展部署。无独有偶,很多国家也已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并将拥有大数据的规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看作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数据”引领时代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正成为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生产要素。大数据作为当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未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深刻影响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方方面面。

      第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横向扩大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拓展银行业务发展渠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单一,产品服务同质化。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为客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银行业务办理媒介,从ATM机、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再扩展到与互联网电商平台紧密相关的网上支付等银行业务新媒介。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银行业务的空间将逐渐被拓展,银行业务营销渠道也将逐渐被增加。新生的银行业务媒介的不断拓展了银行业务发展的新途径,也助推了“新型客户”的形成,这也同时要求银行应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二,大数据时代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契机,也是解决银行信息不对称和脱媒现象的关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历史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是经营资金和信用的企业,数据和资源就是商业银行的血脉,充分的利用这些数据资源可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抢占发展先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目前而言,商业银行自身已经积累了大量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充分的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准确地的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服务,也能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大数据背景下未来银行发展思路

      目前,大数据滋生的新型金融业态正在蓬勃发展,跨界竞争正在影响和改变着金融业发展格局。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跨界涉足金融行业并试图在金融领域分一杯羹。虽然商业银行在基础设施和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商业银行信息化思维滞后,赖以存在的基础逐渐减弱,在大数据背景下与之产生的信息化风险也在逐渐增强。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对商业银行的科技水平和运营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潮流。

      (一)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践行大数据思维

      经过多年的积累,商业银行在数据分析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经具备了实施大数据的基本条件。但在思维方式上,商业银行应从传统以网点业务为中心转变到以银行数据为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实时处理海量业务数据,分析和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以客户为向导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经营效率,以高度智能化的方式服务客户。在未来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也应该用“大数据”说话,通过“大数据”治行,把真实有效的数据转化可供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为银行自身提供更加精确化和实时的决策信息支持。

      (二)建立数据仓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优化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通过升级数据中心和批量处理数据的方法使得整个系统变得越来越臃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量数据快速处理,也不能为大数据技术提供健壮有力的支撑。因此,银行亟须建设新一代基础环境,即支持“大数据”的数据仓库系统,这也是解决商业银行在系统集成、查询优化、新业务扩展以及新客户定向服务的关键所在。

      (三)积极与电商平台开展“外联”战略合作

      商业银行需积极与电商平台、移动社交网络等开展合作,共享客户在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和社交网络平台的个人信息,以便更加精准的定位不同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电商平台也可通过交易记录、用户评价等信息向银行推荐有贷款意向的企业,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考核方法来确定企业信誉水平,评定授信额度。未来的金融形态必定是线上线下相整合的智能化金融服务模式,即所谓的“智慧银行”。“智慧银行”最终打破传统的以银行网点为中心的服务限制,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方法,使金融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使客户获得最佳的客户体验。

      (四)切实维护数据安全,防范安全隐患

      大数据时代在为银行带来宝贵信息资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银行网上业务的不断拓展衍生了新的数据管理风险隐患。一些金融系统本身相对比较脆弱,加上互联网中各类病毒木马程序使得金融信息网络在与外界公共网络互联时也必定会增加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同时,金融信息系统所使用的一些基础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加剧了金融数据流出的风险。另外,银行从业的人员应严于职守,杜绝利用业务系统漏洞威胁银行资金安全的行为,减少人为操纵的的风险。就银行本身而言,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金融信息系统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降低信息系统技术风险,保障银行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最终确保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数据的安全。

      三、结束语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将遇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只有思维和理念转换为实际行动才能够真正的创造价值。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在“数据治行”理念指引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及推广,建设“智慧银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最终推进商业银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