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近70家银行发起“2015未来银行”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青岛农商银行即墨支行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政府的重视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李克强总理强调“互联网+”将推动产业创新,并未各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但是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应该对“互联网+”这一概念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从“互联网+”的认识上升到“+互联网”的高度上。
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
首先谈谈互联网+,从近几年来的观察来看,互联网企业改造传统行业,力度大到可谓是变革行业秩序的作用。互联网+购物,让超市、广场等渠道所创造的营业值大幅下降,却创造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互联网+线下消费,所形成的团购,传播力不容小觑:再如互联网+出租行业出现的滴滴、快的、Uber等改变了大众的出行方式;再如互联网+游戏的网游产业,一夕之间创造无数财富神话等等,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起到变革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李克强总理说,要实现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这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结构性改革。我们简化审批、放宽准入,催生小企业“铺天盖地”涌现,不仅可以更好激发群众创造力、带动就业,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化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大企业“顶天立地”。要切实落实好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对准初创小微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加力出招,让千百万新企业健康成长,在市场中更加活跃。要做好“互联网+”的大文章,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壮大。
针对未来银行来说,仅仅完成“互联网+”这一步还是不够的。在前文中提到“互联网+”对不同行业起到的是变革性的作用,那么对金融业行业起到的是革命性的作用。早在2012年,金融业就开始“互联网+”的革命。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金融业者万万没想互联网支付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格局。因为在此之前,银行应对激烈竞争的措施是扩增物理网点和提升服务水平。之后的三年,互联网金融成为发烧的热词。银行必须融入“互联网+”的大势之中,如果没有运用互联网技术,如果没有大数据,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2015年是分水岭,各大银行都完成了“互联网+”的过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已经从“人无我有”到了”人有我优”的新阶段。
通过上述的探讨,可以得出,在“互联网+”大概念下,产业将区分成两种模式:“互联网+”和“+互联网”。“互联网+”是由互联网企业改造传统行业,此过程门槛较低的,比较容易实现。而“+互联网”则是传统行业引入互联网模式和思维实现自我的创新和升级,是一个高端和复杂的进程,金融行业就是处在这个进程中。这样两股力量,虽然起点不同,但是目的与方向一致,那就是通过更加便捷的手段将产品与消费者紧密连接在一起。这样两股力量正在以强大的热力汇合,改变着全社会的商业模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
二、未来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金融业从传统行业迈入了互联网的大门里,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还要继续“+互联网”的征程。互联网是门槛,但当所有从业者都跨过去之后,从业者如果不具有互联网的基因,缺少互联网的思维,还是在本质上坚持大公司的传统思维,把互联网当做是工具去运用的话,就会在“+互联网”这层次的高端竞争中失利。
1,物理网点的智能化和网络服务的安全化、便捷化
从银行来说,尽管在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比网上办理贵得多,但从收益上看,银行从客户在网上办理业务中获得的更多。因为银行运营传统物理网点所需成本高,而网上办理业务的运营成本是极低的。从客户来看,足不出户还可以节约办理业务的费用,更是会摒弃传统的柜台办理业务。因此,在网络覆盖率高、智能手机普及度高的城市,银行未来会减少市区的网点。在市区的网点,更多的是智能化的展示区,传统网点向郊区转移。在最近的几天,银行的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收获了非常高的关注度。智能机器人,现在承担的是分流客户的功能,还有讲解银行基本业务的作用。在未来,智能设备将使银行业务的办理程序更加简易,使客户独立完成操作交易。在市区未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将负责复杂的新产品和理财等专业问题的咨询。
物理网点的智能化,以及物理网点数量的减少,客户将依赖互联网银行系统。银行要维护好客户,就要重视客户体验,这就要具有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重视口碑营销,增强用户的黏性,具体就表现在业务的安全化和便捷化。在2015年初,国内某银行请来微信的负责人开展培训课。这也说明,银行重视互联网企业所中倚重的客户体验,寻求及时更新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在客户体验上,要具备流畅的反馈渠道,并且对实际反馈要有敏捷的反应速度。就以互联网公司小米公司来说,传统的手机制造企业在制作出样品机和操作系统,会高价聘请测试工程师,更具他们的反馈意见作出改良。而小米公司,找到的是手机发烧友,还有客户流畅沟通的官方论坛。通过他们的及时反馈,作出改进。最初发布的小米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很不完善的。但是经过无数反馈之后的迅速改进,小米的系统已经成为了业界的翘楚。
2,跨行业的结合,融入互联网的趋势
跨行业的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网点的融合,未来银行发展会改变传统的严谨,办理业务将会更加惬意。比如,网点成为小咖啡馆、多媒体空间等等。第二就是金融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互联网提供了无数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站在风口上,等风来了,猪也会飞到天上。所谓颠覆式的创新,不是将银行从头到尾彻底变革,甚至简单的跨行业结合,就能取得飞速的发展。因为再强大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应该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帝国。例如,微信刚兴起公众号之时,就有银行发现其中的商机,通过定期推送特定客户所需求的内容,通过绑定银行卡的功能,在微信上就能了解金融产品,办理简单业务。如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企业,他们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银行业者如果无法再复制这样的平台,何不去做生态系统硕大的果实,去吸引特定的用户。
3,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经营理念
在互联网金融里,并不是银行能办理业务种类越多越好,而是在市场中根据本身的市场定位,这就需要分析大数据,找到对本企业产生依赖的客户。银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
银行了解客户的偏好习惯进而帮助银行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化推荐,使今天的客户成为企业的粉丝。这就是互联网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从经营业务到经营服务再到经营品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品牌与粉丝的互动从量变到质变。粉丝经济已经成为高端的营销手段,固定的粉丝群是企业的活力。
责任编辑:王薏群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