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北京银行“金融操作系统”建设项目
案例简介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体系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以平台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需要一个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金融操作系统,向下对接大量设备、海量数据,向上支撑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实现数据的可信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的质量提升。北京银行树立“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的战略理念,落实国家信创发展战略,以“5高2低1智能”(高并发、高穿透、高协同、高一致、高体验;低代码、低耦合;智能化)为目标,创新性构建业界首个“联通、贯通、通透”的金融操作系统,落地一体平台,是金融信创的典型案例,推动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
金融操作系统是北京银行战略理念中“一体平台”的具体落地,是操作系统理念在金融领域的首次落地应用,涵盖三大集群(科技资源集群赋能科技研发,业技融合集群赋能业务创新,用户赋能集群赋能一线增效)9大平台(统一标准平台、一站式研发流程平台、分布式微服务平台、云平台、统一门户、能力矩阵、业技融合共创平台、小京搜索、智能中台),各子平台互为支撑、逐层增能,共同形成北京银行基础技术底座。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本项目是金融行业落地操作系统理念、企业级一体战略平台的首次创新实践,在多方面融合创新并实现新突破。
一、先进理念的创新性引入和运用
1、操作系统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是理念的创新。金融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那样单纯的技术操作系统,也不是office那样的功能应用,而是二者的底层技术连接,是金融领域的新型操作系统。在能力规划、功能设计,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属于行业首创。
2、解构性推理理念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解构原理运用在金融领域,通过解构,实现组装式业务的创新,把金融业务能力变成积木,可随时随地重组,面对不同场景实现模板化配置,灵活性地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3、BizDevOps理念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以业务为核心构建完整体系,为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BizDevOps,以BizDevOps研发构建技术创新原动力,打破科技、业务、运营隔阂,推动价值驱动决策,变革传统团队协作方式和软件开发流程,实现技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赋能数字业务的持续创新和长期发展。
二、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
金融操作系统集成众多数字化技术,是先进技术集成的一体化平台,在业内属于首创。涵盖三大集群(科技资源集群赋能科技研发,业技融合集群赋能业务创新,用户赋能集群赋能一线增效)9大平台(统一标准平台、一站式研发流程平台、分布式微服务平台、云平台、统一门户、能力矩阵、业技融合共创平台、小京搜索、智能中台),三大集群重点明确、互为支撑、逐层增能,形成北京银行基础技术底座。
1、构筑高度集成、互补支撑的一体化体系。通过落实“统一模型、统一机制、统一平台、统一语言”的原则,运用领先的TOGAF企业架构建模方法,与金融架构创新性适配,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打造涵盖科技资源集群、业技融合集群、用户赋能集群三大集群9大平台的金融操作系统,9大平台在数据共享、技术能力互补、资源管理及服务部署、以及持续创新与迭代方面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为金融行业提供灵活扩展、安全稳定、生态共赢的先进一体化体系案例。
2、构建高协同、低耦合的一体化体系。金融操作系统采用高协同、低耦合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各子平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且可独立部署、维护和扩展,通过金融操作系统可继承和串接商业银行多年所积累的IT资产、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适用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
图1 系统整体架构
3、打造公共能力融合的服务平台。落实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在行业信创突破、统一标准贯通、能力组装共享、交付体系敏捷、业务经营增效和前瞻智能渗透方面融合创新,向下管理各类各类物理资源、数字资源等,向上支撑各类场景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灵活、集约、快速响应新业务需求,实现对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
(1)行业信创突破。落实国家信创发展战略,建设金融级云算力底座支撑金融操作系统安全稳定灵活运行,金融级云算力底座完整兼容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计算资源,首创信创资源池混部调度技术,提供业务系统自助式一键切换至信创单/双轨运行的全图形化操作界面,助力北京银行全行信息应用系统的国产化技术升级,全面构建国产自主的IT标准与服务生态。
图2 信创资源池混部调度
(2)统一标准贯通。塑造权威、高效、全面的企业级技术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评估、贯标和运行管控四方面建成贯穿北京银行科技研发标准框架的统一标准平台,实现标准管理、系统规范建设全流程把控线上化,创造显著的技术价值贯穿全数据、全流程和全业务,解决标准各异问题,实现业务信息跨系统高效流通,促进开发都在标准化的平台上进行。
(3)能力组装共享。创新性构建能力矩阵,在对原系统无侵入、零干扰的基础之上,对全行公共能力进行全面而深度的整合与统一积淀,构筑全行范围内的量化能力价值体系,有力破解当前能力碎片化、难以集中调用的困境,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约的跨越性转变,开创一种全新的公共能力管理模式,支撑组件灵活重组、组装成银行生态系统可直接调用的服务。
图3 能力共享创新
(4)交付体系敏捷。基于高可用数据的过程透明和效能度量能力建设BizDevOps体系,技术上使用微服务、容器化,一致性检查,能力质检,业务沙箱等先进技术,采用稳态+敏态双模、项目+系统双域的核心思想及方法论,建设开发运营一体化的精益平台,提供敏捷开发管理等诸多特色功能,“一站式”支撑从需求管理到业务沙箱全流程闭环敏捷创新,采用特色的场景化模板推广模式,增进业技融合,促进快速交付和持续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图4 BizDevOps机制与体系
(5)业务经营增效。在行业首创“应用端”即时搜索,结合框计算的概念,将搜索、聚合、共创、共享等先进的互联网概念引入银行领域,打造金融行业体系内系统级的搜索引擎——小京搜索,通过“市场”的概念完成对北京银行全行系统能力的聚合,实现“单应用多场景”应用体系,解决一线多业务场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助力一线员工提质增效。
(6)前瞻智能渗透。将AI赋能金融操作系统,自主研发高效智能的大模型服务平台,整合大模型评测体系、应用构建开发、模型训练微调等关键技术组件和核心能力,实现智能体设计与开发、知识库加工与管理、大模型与工具的高效管理以及大模型训练与评估,赋能技术、业务各类场景智能化。
项目效果评估
北京银行金融操作系统项目自2023年6月投产上线以来,截止2024年2月,作为北京银行的一体化科技底座,在总行、17家分行和投资机构全面落地应用,覆盖全行13000+用户,其中包括10000+一线员工、3000+科技人员、300+业务分析专家,实现200+核心应用系统在其之上运行。
本项目上线后,所有开发都在标准化的平台进行,所有系统能力实现解耦和服务化,能力间的调用更便捷,组装式应用程序探索研发新模式,推动场景级的业务能力复用,支持快速生成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有效减少重复开发,实现场景贯通,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能,全面“赋能科技研发”“赋能业务创新”“赋能一线员工”,推进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一、赋能科技研发
系统上线后,全面赋能科技研发,累计制定26项技术标准,累计贯标字段11万+个,累计进行标准校验5万+次,实现研发效率提升,流水线总数6000+,投产频率提升13%,投产时间平均降低60%;研发资源降本,首创的“信创混合调度”技术已支撑云上超过60%的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全行资源节省20%。
二、赋能业务创新
金融操作系统全面赋能业务创新,创建、运营项目100+个,累计访问次数28000+次,全行累计已有100+个系统,600+个能力上架,业务能力共享复用度提升20%;业务创新增效,需求编写效率提升30%以上,原型应用构建时效提升50%以上。
三、赋能一线员工
金融操作系统全面赋能一线员工,覆盖10000+员工,共上线150+款插件工具,适配50+个业务场景,平均每月处理业务14000+笔,单个办公场景处理效率平均提升80%以上,降本提质效果显著。
项目牵头人
刘巍巍 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项目团队成员
刘巍巍、孙磊、王鑫、李博、何鑫、张毅、李茹、周金辉、崔博涵、刘伟智、田一鸣、吴楠、李睿琪、冀锦春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