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业新媒体运营与Z世代用户的交互策略研究

    曹梦莹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4-23 10:38:36 银行业新媒体运营 Z世代 数字金融
    曹梦莹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4-23 10:38:36

    核心提示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通过新媒体运营精准触达 Z 世代用户群体,与之建立深度且有效的互动连接,成为银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的关键课题。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蓬勃兴起,Z 世代(1995 - 2009 年出生的人群)已然成长为消费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主力军。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通过新媒体运营精准触达 Z 世代用户群体,与之建立深度且有效的互动连接,成为银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的关键课题。

    一、Z 世代用户特征与银行服务需求变迁

    Z 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其金融行为与需求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在消费行为上,Z 世代更倾向于通过手机银行、短视频平台等非接触式线上渠道获取产品和服务信息,对线下网点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其消费决策往往受到社交媒体口碑、线上评价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一群体在数字化浪潮中成长,对即时性、个性化和体验感的需求深刻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服务逻辑。

    首先,传统银行服务的线下模式和标准化产品难以满足他们对便捷性、个性化、互动性的要求。Z 世代期望银行能够提供无缝衔接的全渠道服务体验,无论是手机银行 APP、社交媒体平台还是线下网点,都能享受到一致且高效的服务。其次,个性化诉求成为核心驱动力。他们不仅要求金融服务高效便捷,更期待与自身兴趣、价值观相匹配的定制化体验。此外,Z 世代重视与银行的互动交流,渴望在金融服务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感,例如参与金融产品的设计、对银行服务提出反馈和建议等。最后Z世代还表现出强烈的社交需求和社群认同,他们通过特定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观聚集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社群,并在社群中分享信息、交流观点、进行消费决策。

    二、银行业新媒体运营现状与核心痛点

    近年来,银行业积极推进新媒体布局,涵盖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主流平台,尝试通过发布金融知识科普、产品资讯、活动推广等内容吸引用户关注。部分银行还打造了专属的新媒体矩阵,以实现多平台协同运营和品牌传播。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银行业新媒体运营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从平台布局和内容形式来看,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入驻了抖音、微信、微博等主流新媒体平台,但布局并不均衡,在新媒体平台的选择上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用户覆盖面较广的平台,而对于一些具有特定用户群体(如B站、小红书等)的平台入驻意愿不强,且内容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图文、短视频为主,内容同质化严重,许多银行账号仍停留在产品宣传、政策解读等单向输出阶段,缺乏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其次,从形象定位和品牌认知来看,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其企业文化决定了其严肃、专业的企业形象,难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难以建立有效的品牌认知。

    此外,从互动形式上来看,部分银行新媒体账号仍以单向的信息推送为主,缺乏有效的双向互动机制,无法充分满足 Z 世代用户渴望交流互动的需求。

    最后,尽管金融科技不断进步,但银行业在新媒体运营中的技术应用深度仍有待提升,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用户画像构建、精准营销推送等环节的应用不够精准和高效,影响了新媒体运营的效果和用户转化率。

    三、银行业新媒体运营与Z世代用户的交互策略

    为突破现状,银行需构建“内容-技术-社交”三位一体的交互生态,具体策略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内容维度:从功能输出到价值共创

    银行业应摒弃传统的单向输出模式,转而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和情感共鸣。首先,内容形式需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图文、短视频外,还可以尝试互动游戏、虚拟现实等新颖形式,以吸引Z世代用户的注意力。其次,内容主题需更加贴近Z世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银行可以围绕Z世代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二次元文化、环保公益等,策划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后,内容需注重情感共鸣,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等方式,与Z世代用户建立情感连接。

    (二)技术赋能:从“基础服务”到“智能体验”

    银行业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新媒体运营的智能化水平。首先,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和服务。例如,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理财需求等,为其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次,引入智能客服系统,提供7×24小时的在线咨询服务。智能客服可以解答用户的常见问题、提供业务办理指导等,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同时,智能客服还可以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为银行的运营优化提供参考。最后,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在家中就能体验到银行网点的服务环境;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理财规划和投资建议。

    (三)社交互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Z世代的社交需求早已超越简单的信息交换,他们渴望在金融生态中扮演“共建者”而非“旁观者”的角色。银行需重构互动模式,将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化为双向的价值共创。首先,银行业应加强与Z世代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社交互动,积极构建社交化互动场景,激发其参与感和归属感。其次,社交互动的核心在于构建“用户主权”体系。其次,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运营优化和服务改进。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