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近70家银行发起“2015未来银行”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内蒙古银行营业部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马蔚华称:比尔·盖茨一句话影响了我15年,当时互联网金融是从比尔·盖茨在80年代就想用软件公司取代银行的支付业务,他当时说你们传统的银行如果不改变的话,你们就是21世纪快要灭亡的恐龙。
随着智能手机广泛的使用,已打破诸如购物、餐饮、住宿等传统行业,甚至波及KTV、影视等现代服务行业。当年红极一时的传统行业正在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然已经形成一种新常态,对各行各业都带来的巨大冲击的同时,传统行业银行必须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迅速转型、科技兴行才能更贴近客户所想,更贴切客户所需,更好的将银行业做大做强。未来银行会发展成什么样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客户眼中的未来银行
(一)随身行的未来银行
随着80、90后对科技产品不断地深化,移动通讯设备,生物识别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一切支付、转账、汇款等可以使用银行手机软件终端通过面部、指纹、瞳孔、动作等方式进行账户信息保护,通过声纳、影像、手机号、身份证号、营业执照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确定收款人进行业务办理。例如:乘坐公交车上车前系统摄像头对面部轮廓、瞳孔间距等基础信息进行扫描,上车时利用虹膜技术进行账户匹配,下车时同时使用以上技术进行检索,计算里程扣除账户中的相应金额。
(二)利率定制的未来银行
风险与收益永远都是正相关的关系,为客户定制不同期限、金额、利率、风险级别的存款产品将是近几年银行升级负债业务的必经之路。投资风险级别需要银行内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最终将理财与存款融为一体。例如:小王是公司法人,拥有1000万个人存款,为将利润最大化,同时省去选择投资选择,银行可以通过手机客户调查小王风险承受能力,为其推荐数十种中高级别的存款理财产品任其购买,同时存储视频、影像、手机签字等资料确定为本人购买。
(三)大数据时代的未来银行
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并不是所指一个行业间的大数据,而是在个人、机构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汇总诸多行业间的信息,再运用到各行业中来的大数据时代。比如:小李有天接收到一笔异地消费确认信息。这条确认信息通过监测小李没有购买过飞机票、火车票也没有开车到过某个城市,同时也没有授权他人动用自己的账户金额,那么在该实体店进行消费或是汇款转让的概率极低,这些信息汇集到一块得出的结论为大概率盗用小李信息进行的消费,则需要小李本人确定才可进行消费。
(四)短平快贷款的未来银行
消费贷款客户只需点击手机中不同贷款品种的选项,系统会通过分析所有客户数据信息,由计算机建模形成最终确定的额度、利率、期限等事项,客户只需点击同意放贷,即可完成发放贷款。例如:小张在某汽车销售商申请购车贷款,通过点击申请贷款并且通过生物识别系统扫描是否为小张本人,同时设定金额、交易对手等信息,系统通过测算小张信用程度、学历、收入水平、贷款情况、担保情况、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打分,为其制定多种期限、利率的贷款选项。小张只需点击同意放贷,即可直接将款项汇出到汽车销售商的账户中。
二、银行眼中的未来银行
(一)银行网络支付的未来银行
自从支付宝、微信深入手机支付平台以来,短短几年间时间,已经几乎抢占了银行个人汇款业务的半壁江山。未来银行间点对点汇款需要有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支付,所提到的银行间应包括所有开展银行业务的机构,包括村镇银行、信用社等。这样只需安装一个软件,可以全国汇款,不会受到规模大小、距离远近等限制,真正的达到网络转账汇款零距离。转账汇款软件可以不是各家银行使用各家的银行客户端,因为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必然有小银行无法在该银行客户端中检索到,同时也存在小银行也没有资金实力开发银行客户端。
(二)面对面支付更安全的未来银行
面对面支付已经成为现如今年轻人重要的支付渠道,如何更快捷、更安全、更准确的支付,是今后不断创新中的重要环节。双向确认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付款方通过声波、蓝牙等方式搜索到收款方后,付款方输入金额并点击付款后弹出接收密码。收款方在收到该笔进账金额时,并不可以直接进账,而是需要输入对方屏幕上显示的接收密码才能进行收款。这样双向确认可以更安全保护双方的利益。
(三)拥有超级管家系统的未来银行
日常生活消费比如水电费、煤气费、停车费、电话费、网费、加油费、停车费、物业费等等,一切日常缴费完全可以与通过客户大数据与银行账户进行绑定,到缴费日自动弹出缴费确认、有异议两个选项,如点击确认交费会从账户中自动扣除,如不点击确认会在48小时内自动确认。账户余额不足的客户可以转化为客户授信范围内的银行贷款,并收取一定的利息。点击有异议的客户,会延迟5个工作日进行交费,等待有关部门给出解决意见,没有意见的实为收费不成立不予扣费,给出解决意见的由人工更改金额重新发出交费确认信息。这样的超级管家可以极大节省各行各业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
(四)生态产业链金融下的未来银行
在经济增长社会中客户的存款对银行的起着至关重要因素,没有什么比一个产业链中的各个单位账户资金都在同一家银行运作更好的事情了,那么生态链产业金融必将成为今后银行的必争之地。比如:某生产企业A需要采购一批生产工具需要先付定金,符合该采购企业的交易对手众多,在商品价格都满足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对企业金融信用、以往交易时效、贷款还款等信息予以了解,如果供货企业B与A企业在同一家银行都有账户,A企业就可以通过银行客户端查看或下载B企业同意公开的部分信息,比如,A企业可以查看到B企业收到C企业定金日期、尾款日期、贷款还款等情况,再不泄露B企业信息的前提下,为B企业更好的建造金融信誉体系,以这样一个节点,展开A企业的诸多下游企业,与B企业的诸多上游企业,搭建起来一个错综复杂但抵抗风险极强的生态链产业金融体系。
(五)收益转型的未来银行
资产业务是现阶段银行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银行则将利差收入逐步转化为风控手续费收入,向两边收取相应金额的风控手续费。比如借款人向银行提供贷款资料申请贷款。客户经理收集整理借款人基础资料、实地影像资料等并报送风险管理部门,将风险评级并予以公示,再将公示资料发放送至该银行客户终端中,由借款人确定金额、利率下限后,银行将该笔贷款分解成优先级、次级、劣后级等多种形式,利率水平有高有低,由存款人或投资人以竞标的形式确定最终利率,最终由借款人确定成交。银行的工作是风险分析、控制、抵押相关手续等事项,真正的达到P2C、P2P金融。
三、结语
未来的银行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也许将走向一个“没有银行”的世界。“没有银行”意指当你走在大街小巷间不会见到银行营业网点的身影,有的只是中大城市中的银行办公大楼,所有银行业务的办理渠道存在于手机、电脑等移动存储设备中。取而代之的是在风险严格控制的前提下,C2C、P2P、P2C等更为先进的未来银行金融模式。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写道:“能够存活的物种,既非最强的物种,亦非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改变的物种。”物种亦此、行业亦此。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